东亚经济交流推进机构概要

【目的】

通过加强会员城市间合作、经济交流以及相互间联络等,促进经济与城市间交流的活跃发展。在环黄海地区形成新的广域经济圈,同时为东亚经济圈发展做出贡献。

【成立背景】

为在环黄海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圈,“东亚城市会议”以及“东亚经济人会议”于1991年成立。
会议成立当初,参与的城市有北九州市、下关市(日本)以及两市的友好城市–大连市、青岛市(中国),仁川广域市、釜山广域市(韩国),共计6个城市,之 后又有4个城市加入,分别为天津市、烟台市(中国),蔚山广域市(韩国),福冈市(日本)。自2004年起,为形成以经济为中心的交流平台,中日韩10个 城市成立了东亚经济交流推进机构(下称:机构)。

【成立时间】

2004年11月16日

【英文名称】

The Organization for the East Asia Economic Development(简称OEAED)

【会员】

机构于2004年设立之初,由日中韩三国的10个会员城市构成。之后,
熊本市于2014年加入,目前会员城市的数量为11个。

区分 会员名称(按城市英文名称的首字母排序)
会员城市 釜山广域市(韩)、大连市(中)、福冈市(日)、仁川广域市(韩)、北九州市(日)、熊本市(日)、青岛市(中)、下关市(日)、天津市(中)、蔚山广域市(韩)、烟台市(中)
会員団体 釜山商工会议所、中国国际商会大连商会、福冈商工会议所、仁川商工会议所、北九州商工会议所、熊本商工会议所、中国国际商会青岛商会、下关商工会议所、中国国际商会天津商会、蔚山商工会议所、中国国际商会烟台商会

※在会员城市概要页面可查阅各城市信息。

机构组织架构

【总会】

系会员城市政府及经济团体(商工会议所、国际商会)代表组成的机构决策机关。由会员城市轮流举办。

【执行委员会】

系在不召开总会的年份召开的事务工作人员会议。辅助总会,就各项议题进行协商讨论。

【分会】

系协商专业事项,实施共同项目的机关,目前机构设有四个分会。

【东亚经济交流推进机构组织架构图】

2014年以降機構組織図

【第三方评价委员会】

为发挥机构活动及运营的有机功能,站在客观角度运用专业知识对机构活动进行建议及评价的机关。由分别来自中日韩三国的各一位专业人士构成。

【事务局】

从事机构日常庶务的机关。北九州市及下关市的政府、商工会议所共同将事务局设置在北九州市。

【机构成立伊始的重点课题】

机构从大局观点出发,发布了在东亚地区应该致力推进的5项重点课题。

①创设“次区域性东亚FTA”
在两个国家间的FTA中,仍有诸如农业问题等极为困难的课题,所以地方政府应先搁置地方层面无法解决的关税问题,地方城市间应制定更加促进物流发展的措施(简化通关手续、降低成本、对港口使用费及抵达费用等进行补助等),形成与FTA具有同等效果的机制。

② 打造环黄海环保示范地区
推进环保与产业活动的和谐发展,创建新型循环社会,将环黄海地区打造成“世界环保示范地区”。

③ 构建新型商务创新体系
培养跨国型产业集群,推进相关支持政策的制定,同时致力改善环黄海10城市的规章制度,改善商务环境。

④ 推进环黄海旅游品牌战略
为吸引环黄海内外的游客,举办“环黄海年”等大型宣传活动,向世界传递环黄海地区的信息,树立环黄海品牌。

⑤ 形成技术交流与人才培训平台
推进会员城市中主要的技术类大学间的共同研究以及学分互换制等学术交流活动,建立产业、学术相关部门的合作网络,推进国际性产学合作。